接坝区农田土壤风蚀综合防治技术
- 
					    
 - 
						
    
    
    
    
    
■ 提高植被生物量 ■ 减少、防止、恢复退化土地  保护生态系统  保持/提高生物多样性 ■ 减少灾害(例如干旱、洪水、沙尘暴等)的风险  适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(例如增强对干旱、增温的应变能力)  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影响(例如增加碳汇能力)  产生经济效益(例如增加收入) ■ 产生社会效益(例如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,减轻贫困)  其他用途(详细说明):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 半固定沙地  流动沙地  沙化草地  盐碱化草地  活化风蚀坑  退化林地 ■ 沙化耕地  其它 气候区: 温带干旱、半干旱及半干旱湿润区 年均降水量/mm 200-600 mm 年均蒸发量/mm 1500-2000 mm 年均气温/℃ 4-7 ℃ 最高气温/℃ 35 ℃ 最低气温/℃ -20℃ 年均风速/ m/s 2-4 m/s Note:表中的降水、蒸发、气温和风速按技术适用地区的气象站1980-2010年均值计算。 表 县、乡或气候区,并给出本项目应用地点的经纬度
所属省份 所属县(旗) 所属乡镇 气候区 纬度 纬度 海拔/m 河北省 丰宁县 小坝子乡 大陆性季风型半干旱气候 41°22′-41°35′N 116°12′-116°30′E 651 表 地形地貌条件
海拔 地形地貌 平均坡度 坡向 坡位 ■ < 100 m ■ 平地 ■ 平坡(0-5%) ■ 阳坡  坡上 ■ 101-500 m  山坡 ■ 缓坡(6-15%) ■ 阴坡  坡中 ■ 501-1, 000 m  丘陵坡地  斜坡(16-25%) ■ 半阳坡 ■ 坡下 ■ 1, 001-1, 500 m  坡地  陡坡(26-35%) ■ 半阴坡 ■ 1, 501-2, 000 m  谷底  2, 001-2, 500 m  沙丘  2501-3, 000 m  平沙地 ■ 平缓耕地 表 土壤条件
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 有效土层厚度 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硬度 土壤砾石含量 ■ 风沙土 ■ 沙土  0-20 cm ■ 高(> 3%) ■ 高 ■ 少砾质土(1-5%) ■ 栗钙土 ■ 沙壤土 ■ 20-50 cm ■ 中等(1-3%) ■ 中 ■ 中砾质土(5-10%) ■ 棕钙土 ■ 壤土 ■ 50-100 cm ■ 低(< 1%) ■ 低 ■ 多砾质土(10-30%) ■ 褐土  粘土 ■ 100-200 cm  轻砾石土(30-50%)  盐碱土 ■ > 200 cm  中砾石土(50-70%)  其它:  重砾石土(> 70%) 表 植被状况
植被类型 群落盖度 植被退化状况 ■ 人工林:农田防护林  < 5%  轻度退化  沙生植被:(何种群落)  5-15%  中度退化  灌丛:(何种群落)  15-25%  重度退化  草原:(何种群落)  25-40%  人工林有干梢现象  草甸:(何种群落)  > 40%  人工林有死亡现象 ■ 其它:耕地 表 地下水状况
平均埋深  < 1 m  1-3 m  3-5 m ■ 5-10 m ■ > 10 m 表 具体技术请按下列技术分类选择填写相关技术信息
技术环节 技术要点 实施季节/月份 1.农田防护林林带设计 乔灌混交式农田防护林带(网),以主林带形成防护林体系骨干,不设副林带,根据田块长度设置单条或多条主林带。当主害风方向上田块长度在200 m以内时,在田块上风向设置单条主林带即可,田块长度在200-400 m范围时,可在田块中部增设一条主林带,形成防护林网,田块长度在400-600 m范围时,可增设两条主林带,将田块平均分割成三部分,形成防护林网,依此类推。田块沿主害风方向第一条主林带为2行1带式乔灌混交林,林带宽9 m;之后为2行1带式灌木林,林带宽7 m。 2.农田防护林建设整地 带状全面整地,整地深度30-35 cm。 3月 3.农田防护林带苗木要求 乔木选用3-5年生榆树实生苗,灌木选用1-2年生柠条容器苗。 4.农田防护林种植 2行1带式乔灌林带:行距5 m,乔木行位于迎风面,初植株距3 m,栽植坑直径1 m,灌木行位于背风面,株距2.5 m,栽植坑直径0.8 m; 
2行1带式灌木林带:株行距2.5×4 m,栽植坑直径0.8 m;
在整地后的造林地上根据林带株行距的设计划线定点,做出标志;4月 5.农田防护林抚育管护 行间、行内锄草松土,以6 m株距作为目标对乔木行进行疏伐,适当修枝以维持林带适宜疏透度。 6.农作物收割作业 针对玉米、小麦、向日葵等秸秆作物农田进行留茬、秸秆覆盖或留茬与秸秆覆盖相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措施;大面积田块采用机械收割,小面积田块采用人工收割,留茬地留茬10-20 cm,非留茬地则齐地收割。 9-10月 7.秸秆覆盖 作物收割之后不再对农田进行翻耕,保留冬春两季(即一个风季)以保护农田土壤免遭风蚀危害,风蚀较严重田块采取秸秆覆盖措施,约450 kg/亩。 10月 8.秸秆清理 有秸秆覆盖的田块须清理收集,翻耕农田,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。 4-5月 9.其它 无 附表或附件(如果有相关技术参数指标,可在此增加附表或附件信息) 人工成本 3000元/公顷 材料成本 1500元/公顷 水成本(如果需要灌溉) 1500元/公顷 总成本 6000元/公顷  - 
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	
					 
		
        
 
  
							
下载: